第1091章 成了他的“战壕”(2 / 2)

经理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他仔细核对了每一份文件,程序走得一丝不苟。几分钟后,几家涉案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的所有对公账户资金流水,被打印了出来。

那是一摞厚厚的A4纸,带着打印机墨粉特有的温热。

林纾没有在银行逗留,而是直接将这些材料带回了局里。回到办公室,他关上门,将自己彻底沉浸在了这场与数字的战争中。

他将那几家合作社的资金流水,按照时间顺序,整齐地铺在办公桌上,几乎占满了整个桌面。然后,他拿出另一份文件——财政局划拨农机补贴的记录,两相对照,开始了一笔一笔地“抠细节”。

这项工作,比任何一场审讯都更考验人的耐心和意志力。那些流水单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日期、摘要、金额、账户余额……成千上万个冰冷的阿拉伯数字,像一片浩瀚的、没有航标的海洋。任何一个正常人看上十几分钟,都会觉得眼花缭乱,头昏脑胀。

但林纾,却像是最有经验的渔夫,在这片海洋里,耐心地寻找着每一条可能隐藏在深水区的“鱼”。

下午两点十七分,财政补贴款三十四万元到账。

下午三点零五分,一笔三万五千元的款项,以“设备维修费”的名义,转入了一个私人账户。

林纾的笔尖,在这个私人账户的名字“李卫国”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他记得,李家兄弟合作社的负责人叫李大壮。卫国,大壮……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关联?

下午四点半,另一家合作社的账户,在收到补贴款的第二天,就有一笔与设备价格完全对不上的整数金额——十万元,被转到了一个开在邻市的建材公司账户上。摘要写的是“预付材料款”。一个农业合作社,为何要给建材公司打如此大额的预付款?

一个又一个疑点,被他用红笔从这片数字的海洋中“钓”了出来。他的笔记本上,画满了箭头和问号,原本看似毫无关联的账户和公司,开始被一条条看不见的线索,微弱地连接在了一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由明转暗,办公室里只剩下他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和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他完全沉浸其中,甚至忘了喝一口早已凉透的茶水。

对他而言,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隐藏着的是人性的贪婪,是政策的漏洞,是罪恶的轨迹。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轨迹,清清楚楚地描绘出来,让它们无处遁形。

接下来的几天,林纾的办公室几乎成了他的“战壕”。

办公桌上的文件越堆越高,烟灰缸里已经堆起了小山,旁边还散落着几个速溶咖啡的空包装袋。李佳好几次端着饭盒进来,都看到林纾戴着老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