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无声战场,金融瘟疫(1 / 2)

没有多余的讨论,没有再次的质疑,最高决策已下,庞大的国家机器伴随着这声令下,开始高效、精准地运转起来。

数日后,一支由精锐步兵、装甲车、工兵和医疗分队组成的东方大国维和部队,在蓝天下,承载着希望与未知,搭乘运输机,飞向了战火纷飞的刚果(金)土地。

在刺眼的阳光下,数架大型军用运输机呼啸着降落在刚果(金)某处经过紧急修缮的机场跑道。

舱门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白色“UN”标志。

紧接着,一辆辆涂着沙漠迷彩、造型威猛的轮式装甲车轰鸣着驶下舷板,身穿蓝色头盔、防弹衣,手持新型突击步枪的东方大国士兵们,军容严整,眼神锐利,迅速展开警戒队形。

空中,带有同样标识的武装直升机盘旋护卫,发出巨大的轰鸣。

当这些钢铁巨兽和精锐士兵,在漫天尘土中,驶入卡迪抵抗军残部控制的、已是满目疮痍的区域,并开始迅速架设防御工事、设立医疗点和难民营时,许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抵抗军战士和当地平民,怔怔地看着这一幕,泪水无声地滑过他们沾满污垢的脸颊。

基班古用没受伤的手紧紧抓住卡迪的胳膊,激动得语无伦次:“首领!他们……他们真的来了!来了!”

卡迪看着那面在异国他乡迎风飘扬的、熟悉的旗帜,看着那些秩序井然、装备精良的士兵,一直紧绷到极限的神经,终于得以稍稍松弛。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不再仅仅是硝烟和血腥,还夹杂着一丝名为“希望”的味道。

她知道,“灰狼”绝不会善罢甘休,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但至少此刻,他们不再是孤独地面对那冰冷的钢铁洪流。

一场卷入大国力量的、更加复杂而危险的对抗,正式拉开了序幕。

深瞳组织,全球情报中心。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数据流;另一块分屏上,则显示着刚果(金)前线传回的影像——涂着UN标志和东方大国旗帜的装甲车,正稳稳驶入卡迪控制区。

“老板,东方大国动作很快,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建立初步防线。”情报主管躬身汇报。

严飞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脸上看不出喜怒。

“牧马人,”他淡淡开口:“推演与东方大国维和部队直接冲突的短期与长期结果。”

冰冷的电子音即刻响起:“推演进行中……纳入变量:对方部队规模、装备水平、战术风格、国际舆论、后续大国博弈……推演完成。”

“结果显示:正面军事冲突,我方在局部区域可能取得战术优势,但将引发与东方大国的全面对抗;预计资源消耗将超出当前预算百分之三百,核心业务受阻,全球其他区域布局将被迫收缩,战略评估:两败俱伤,不符合组织核心利益,胜率低于百分之三十,风险极高。”

“两败俱伤……”严飞轻声重复,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淡淡道:“为了一个卡迪,和一群躲在蓝盔后面的‘维和’士兵?不值得。”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目光从非洲缓缓移向广阔的南美洲。

“既然他们想在下棋,那我就换个棋盘。”他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委内瑞瑞拉的位置,淡淡说道:“这里,我们的‘朋友’们,最近是不是很缺钱?”

情报主管立刻领会:“是的,老板,委内瑞瑞拉政府债务即将到期,外汇储备见底,通货膨胀失控,违约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市场已经开始恐慌。”

“恐慌?很好。”严飞转身,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冷笑道:“那就让这恐慌,再剧烈一点,动用我们所有的金融渠道,加大做空其国债的力度,联系国际评级机构,是时候发布一些‘客观’的负面展望了,我要在两周内,看到这个国家站在破产的边缘。”

“明白!”

命令被高效执行。

纽约,深瞳对冲基金“黑曜石资本”交易大厅。

“抛!继续抛!给我把委内瑞瑞拉2035年到期的国债价格砸穿80美分!”交易主管桑切斯对着麦克风低吼,他双眼布满血丝,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兴奋。

巨大的屏幕上,代表委内瑞瑞拉国债价格的曲线如同断线的风筝,直线坠落。

年轻的交易员汤姆看着自己屏幕上不断跳动的红色数字,咽了口唾沫:“主管,我们已经抛售了超过二十亿面值的国债了,市场流动性快枯竭了……”

桑切斯咧嘴一笑,拍了拍汤姆的肩膀:“小子,记住,市场越恐慌,我们的机会越大,牧马人系统计算出的恐慌指数还没到峰值,继续加压!联系我们在伦敦和东京的关联基金,同步行动!”

汤姆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同时低声对着通讯器传达指令。

他看着屏幕上那个南美国家的名字,仿佛能听到无数人财富蒸发的声音,但高额奖金的诱惑让他将这一丝不安压了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这里,数字就是武器,恐慌就是利润。

加拉加斯,一家拥挤的面包店前。

退休老教师卡洛斯紧紧攥着手里几乎变成废纸的玻利瓦尔钞票,望着面包店门口刚刚更新的价目牌,脸色惨白。

“又涨了!一个小时不到,又涨了百分之三十!”他旁边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带着哭腔喊道:“这点钱昨天还能买一公斤面包,今天连半公斤都买不到了!”

队伍前方传来骚动和叫骂声,原来是店主宣布因为面粉价格飞涨,暂时停止售卖政府补贴的平价面包,只出售用美元计价的高价进口面包。

“我们怎么办?拿什么喂饱孩子?”绝望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