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绾微微惊诧:“什么?”
宋钰从不在她面前提起亲生父母,她亦看出他与亲生母亲并不亲昵。
可她万万没想到,宋钰竟然不是宋家的孩子。
“究竟怎么回事?”姜绾问。
“宋家这支旁系在当地也算富户,夫人姓穆,育有一子,三岁时生病夭亡,穆氏因此精神恍惚,整日求死,宋老爷无法,辗转从人贩手中买了个年龄样貌相仿的幼子,养在穆氏膝下,也作慰藉,这幼子便是宋钰。”
时隐低声道。
“而后宋老爷去世,穆氏改嫁,宋钰也被接到了将军府,与穆氏再没联系过。”
姜绾听得眉头紧皱。
“宋钰可知道自己的身世?”
时隐摇头:“很难说,三岁幼童,是刚生出记忆的时候。”
宋钰究竟记得多少,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
姜绾又问:“可知他亲生父母是何人?”
“尚未查清,时序甚至派人去了当地的老宅,可查到后来就断了线索,不知是时隔太久,还是被人刻意抹去了。”
时隐道。
“时序问你,还要不要继续追查。”
姜绾默了默,片刻后道:“先停手,不要查了。”
她派人打探宋钰的亲系,是以防这些人日后对宋钰不利。
没想到竟牵扯出这样的过往。
宋钰已经长大成人,若他想细究身世,她愿意支持他,襄助他。
而不是瞒着他,擅自做主,揭开他的身世。
时隐走后,她回到屋中,从砚台下拿出了那张写给穆氏的请帖。
那是为宋钰的世子宴所准备的,她原本打算邀请穆氏来参加。
不想其中竟有如此内情。
姜绾将帖子扔进火盆,火舌卷着描金纸笺,瞬间化作灰烬。
当年,周氏做主在旁系宗族挑选继子,是为了将宋麟光明正大地养在将军府。
至于其他旁系宗亲的孩儿,只不过是宋麟的陪衬,她不会强行收养。
宋钰是被家中抛弃,才来到将军府的。
舐犊之爱,人之常情,一位母亲就算无奈改嫁,也不会轻易抛弃孩儿,将他送去一个全然陌生的府邸。
穆氏对宋钰的感情,可见一斑。
难怪那日她提到此事,宋钰表现得极为冷淡,不欲多谈。
姜绾叹了口气,涌出一股心疼。
“钰儿回来了么?”她问碧螺。
“听说中秋那日,军中一部分兵士要配合巡防营守卫宫城,少爷这几日在军营商议此事,回来的时候都很晚了。”
姜绾看了眼天色。
“让小厨房炖碗莲子百合,钰儿最喜欢这汤,在灶上温着,等他回来了送过去。”
碧螺应下了。
宋钰回来后,第一眼就看见了桌上温着的热汤。
他卸下银灰色盔甲,清俊的眉眼溢出一丝暖意。
除了姜绾,没人会做这样的事。
行止院的小厨房顾及姜绾的口味,羹汤做得格外香甜,宋钰并不喜欢。
他端起汤碗,面不改色地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