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周岩在京城买的房子给自己的女儿和母亲住,张楠心里既感动又无奈,她知道自己算是彻底绑上周岩的船上了。
除了短视频APP、外卖APP,还有一个就是单车APP。
到了这里,张龙反而说道:“短视频的盈利模式我们之前讨论过,如果只是学生团体,能支撑起这样的盈利模式吗?有时候用户多了反而会加重服务器的负担,全国都推广过去,如果盈利模式起不了支撑作用,我们会很亏。”
“要不要延后。”
这话也就只有张龙能提了。
毕竟是周岩的直接决策,张龙算是公司的二把手。
周岩之前没有细想过这个问题,他只是想要搭建一个全新的生态,一个在初期区别于后世的生态。
一般来讲,初期的生态搭建最为关键,会极大程度影响后续用户的观感和粘度。
他是要做产品的,而不是献爱心送福利。
周岩想了想说道:“卖电话卡,不仅仅是卖电话卡,短视频APP可以是一个全新的社交窗口,我们在推广产品的同时宣传套餐,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归根结底还是服务器,我们得至少保证至少一个亿的服务器容量。”张龙说道。
“已经在搭建了,推广不可能一蹴而就,未来我们肯定会分流一部分服务器用来支撑视频,可以边做边搭建。”
张龙明白了周岩的意思,其实短视频的背后就是电商带货,周岩跟他提过,甚至跟张楠也提过,所以他更偏向于社会面的推广,对大学生的话其实并不抱太大的期待。
但如果把短视频和电话卡结合起来,张龙没有想过。
服务器的事情暂时搁置一边,周岩又谈起了手机。
“目前创业学院那边设计的手机,能满足运转短视频APP的要求吗?”他看向张楠问道。
张楠是短视频app开发的第一负责人,她轻声说道:“做过测试,我们搭载的芯片还行,如果在wifi和内置千尺双重引擎下,是可以做到播放不卡顿的。”
别的手机都是疯狂提高性能然后分配给多个app,但周岩一开始的定位就很明确。
就做功能手机!
这个功能手机如果放到前世,其实就是那种充话费就能免费送的老爷机。
但现在手机行业刚刚起步,只有苹果一枝独秀,如果周岩把功能机这个概念做好了再抛出来,也许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更不要说网络上的话题依旧在进行,算得上抛砖引玉。
“如果把共享单车、短视频、外卖集成起来,可以不?”张楠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比如名字取一个趣生活。”
周岩沉思了一下,“其实我更倾向于在售卖手机的同时,手机就已经内置了几款app,我们只要在售卖的时候把这几个产品当做优势宣传就可以。”
“售卖?”
周岩笑了笑:“产品做出来了,肯定是要卖的。”
“苹果能打造品牌,我们同样可以,现在国内市场良莠不齐,正是我们入手的机会。”
“至于产品优势,一部能看小说、听音乐、刷短视频,同时还能进行电子支付、通讯聊天、打游戏的手机,就是我们的优势。”
“等做好短视频方向的适配,我们就把手机设计引导向游戏兼容层面。”周岩补充道。
张龙知道周岩有个同学在开发手游,家里有CMC的亲戚不缺资金不缺资源,想来是要往这个方向去做兼容。
至于刷短视频,都是建立在校园网这个场景上,在校园之外,似乎并不应该成为该担心的点。
校外的推广不到时机,但校内的推广...天时地利人和....洪大其实已经做出了非常正确的示范。
当时唐歆带着助理前来考察,电子支付、共享单车、食堂扫码点餐,无不表现出洪大在校园生活服务上面的优越性。
现在如果能给一个短视频app的准入门槛和使用门槛,把短视频app作为一个全新的社交生态,在这个生态里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都能尽可能地表现自我,甚至实现微博的一些功能。
比如拍摄视频,然后吸引粉丝,成为小有名气的博主。
哪怕是玩票性质,也绝对能勾起兴趣点。
这在某一程度上和微博是共同的,但更简化了,更好操作。
做什么商量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是怎么做的问题。
周岩和张龙打算去一趟移动总部,之前周岩在萧何的陪同下去过一次,那一次是收购飞信,而在收购飞信之后,盈利点一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只不过是微信在一步步接受飞信带来的庞大流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天,
周岩和张龙出发去了京城。
这一次萧何不在,周岩和张龙、还有邹进、彭旭成一起,去移动总部商量大学电话卡的项目。
而当见到王董事长后,周岩直接提出了大学电话卡的代理计划。
和移动合资,成立一家专门推销校园电话卡的公司,周岩这边出人,移动这边出卡,条件是定制套餐,校园网上需要优惠。
只是校园层面的代理,一直以来三大运营商也在角力,周岩处理了飞信的问题,王董事长也就顺水推舟。
毕竟又不是垄断,只是提供货源,能推广多少全看周岩公司的本事。
谈妥之后,张龙就开始着手成立一家专门售卖电话卡的公司。
其实电话卡只是计划里的小小一环。
真正拿到移动的资源倾斜不容易,本身也是为推广产品服务。
相当于借移动的锅,生自己的饭。
校园卡一直是隐藏的暴利,当然把短视频app推广出去才是硬道理。
而周岩真正想要做成某事,所付出的决心也是颇大的,颇有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即视感。
共享单车项目已经启动,各地区的工厂都在配合运转,仅仅做杭城、湘城的试点远远不够。
如今家园app已经覆盖了至少六十所高校,周岩要在这六十多所高校中全部实现产品和项目的推广。
于是十支专门由洪大学生组成的地推队伍临时组建,重点攻略六十多所高校的产品推广。
周婉作为培训人员之一,主做家园app的宣传,其中单车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接入家园app,也可以开发一个端口,让这个学校成为逐浪单车软件的合作商之一,反正是多种模式,看学校更倾向于哪一种。
如果是家园app模式,更倾向于校企合作,押金方面就会折扣一些,不过谈成之后学校会初步支付五十万的合作费用,也就相当于运营费用。
而如果是单独的软件模式,则需要自己进行投入运营,押金上就不会做出折扣。
地推团队先做好区域划分,之后推广多少都会算业绩,而且团队不会一成不变,做出经验之后就可以裂变新的队伍。
乔诗诗参与进来,不过主要做成本的核算。
一个团队成功推广家园app,给的提成是两万,二十个人的配置,每个人也有一千,这是对外扩张。
而在家园app的合作范围内,谈成家园app和共享单车的合作业务,付出的成本是五万,地推团队需要分出人员进行运营管理,运营资金上可以申请二十万,不过需要在一个月内尽可能回笼,办法上多种多样,发挥的余地也有。
而如果是单一软件上的推广,那么无论是合作还是场地,都需要地推团队自己去洽谈,逐浪可以提供单车生产、运输,运维需要合作,相对来说艰难一些,这一部分周岩让苏有容接入,具体的合作事宜让苏有容全权跟进。
在项目正式开启前,周岩把单车的班子全部召集了一些,开了个会议。
秦雅、姜涟漪都参加。
实际上本身就是周岩在主导,无非就是项目到底能赚多少钱的预期。
苏有容的公司这一次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毕竟管钱和分钱。
秦雅其实有些反对周岩操之过急,但在‘一言堂’下只能选择同意。
不过私下里,她还是略带阴阳地说道:“湘城都不知道搞的怎么样,就大搞全国推广,迟早亏死。”
实际上很多时日不见,秦‘少妇’在发泄自己的一点点小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