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地方没跑!”
刘名趴在石堆上:“要不你先上来。”
“废什么话!赶紧的,挖!”
冬天的土地确实硬,还是掺杂着石头。
也幸好是碎石头多,很多只是在表层,没有陷进土中,上面的还能捡上。
至于下面,只能一点一点敲开。
谢一城在下面用声音引着众人逐渐挖到面前巨石,一开始听着动静还好,越往后越是扛不住,那敲击声往脑壳里面死命地钻,实在受不了,招呼一同下来的战士在通道里检查着,瞧瞧还有没有之前没查看到遗漏的点。
这么一找,还真让谢一城找着一处。
屋内各种锅碗瓢盆刀具放置,上面厚厚的一层灰,长时间没有使用,里面的食材都已经变质,放置的米面都有异味。
“这小鬼子吃的还怪好,还吃白面大米。”
战士抓起一把已经明显异味的大米对着谢一城道:“指导员,你说这小鬼子上哪整的这么多大米来。”
“东北水多,本来就产大米,这帮人生活习惯更偏向于米饭,直接强制性让东北老百姓种植。”
“小鬼子吃米不吃面?”
“不是吃米不吃面,是偏向于吃大米。”
谢一城跟战士讲述着之前了解到的一些小鬼子日常饮食习惯,包括之前战争结束前后的岛上米荒。
地方小限制多海岛雨水多,种植水稻更适合岛上,小麦种植更适合广袤平原。
实际上小鬼子入侵东北后,曾经颁布过法令,禁止东北老百姓只有种植大米跟自由交易,规定所种植的大米直接成小鬼子专用大米,红国老百姓吃属于犯罪,直接抓捕,一条丧尽天良的规定。
并在松花江跟辽河征调劳力抢占土地,开出水稻耕地300万亩,生产大米除了少数在东北当地留给小鬼子,其余全部运送岛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管理人员趁机以极低价格掠夺底层百姓的土地、口粮,一天壮劳力口粮不足400g。
更离谱的是,在东北小鬼子还组建专卖局用来售卖鸦片,强制推行,售卖关内回笼资金进行侵略战争。
并且让东北控制地区老百姓大量沾染毒瘾,从而削弱地方抵抗,减少镇压时消耗,黑土地肥力大量消耗,快速退化。
在小鬼子全面投降前夕,在东北掠夺将近4000万亩耕地,占据当时东北总耕地数10%以上,被掠夺的老百姓几乎成了旧社会奴隶,耕种完全吃不饱还随时可能被打死,直接成为最下等人。
掠夺的情况越后期越严酷,到战争结束前两年,强行掠夺粮食已经完全不管老百姓死活,仅仅是43年在阜新这一处地区,直接人为造成灾荒,全县60万人口,直接减少5%。
在当时前后三年中,东北底层农民年口粮,人均每日不足4两,饿死病死无法统计。
谢一城之前跟屯长聊过这事,他们抗联部队当初突袭过小鬼子运输粮食的车队,从小鬼子手中抢了上万斤的粮食。
在被大规模围剿,物资匮乏情况下,有这种缴获算是极大收获。
怎么都活不成,还不是跟小鬼子拼了。
谢一城抓着米面查看闻了闻,确定因为屋内其他东西腐蚀,米面粮食已经变质,哪怕这里看起来相当干燥,也有着明显的霉变。
这些粮食现在如果再吃,可能会吃死人,回头看看哪些地新开垦出来,回头给堆肥当肥料使用。
谢一城其实也知道一些怎么将粮食去除霉变后再进行使用的方法,一个是水洗法,先蒸煮反复清水替换,之后暴晒干透,可以用来喂养牲畜。
还有就是发酵法,也是加水蒸煮,后续去掉水分发酵再添加草木灰,清理好也能用来喂养家禽。
但是这两个都要求霉变程度不能太高,而且也不是完全能去除毒素,谢一城不敢赌。
这点粮食跟养的家禽牲畜,孰轻孰重是人都知道该怎么选,不能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