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才说,我是ABC,是什么意思?”
段威廉又对着陈晋问道。
作为ABC,生活在漂亮国的土地上,却有着一颗华夏心,注定了他会身处夹缝之中,两边不靠,回不去的华夏,以及融入不了的漂亮国,心理上肯定很憋屈。
他算是比较果断的,果断地抛弃了自己的祖国,想要融入到漂亮国,为此他改了自己的名字,以此表现自己想要成为漂亮国人的意愿。
他也在向漂亮国人学习,喜欢篮球,喜欢有氧运动,学习各种现代知识,想要提高自己的层次。
但是好像效果并不明显,他在学校里,尽管成绩优秀,尽管积极表现,但仍然属于边缘人物。
就连那些喜欢橄榄球、篮球却成绩不好的白人学生,甚至那些戴着厚厚眼镜表情木讷的黑人学生,都比他受欢迎。
这是让他非常困惑和苦恼的地方。
陈晋看了他一眼道:“ABC就是American Born Chinese的缩写,就比如你,就是一个ABC。”
段威廉皱眉道:“这可不是一个什么好词汇。”
陈晋轻笑一声,你一个数典忘祖的人,还想要一个好词汇?想什么好事呢?
ABC,也就是American Born Chinese,有时候也会翻译成香·蕉人,即黄皮白心的人,虽然有华夏人的身体和外表,但内心也就是三观已经是白人的三观了。
ABC原指的是在漂亮国出生的华夏人后代,后扩展为泛指海外华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及自小留学的华人华侨,形容其黄皮肤外表下完全西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认同。
这一概念最早出自1979年黄哲伦创作的剧本《刚下船的人中》,随着20世纪70年代华夏移民潮兴起而普及。
ABC成长于中西文化交织环境,掌握多元文化优势并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但常因价值观差异与父母产生矛盾,同时面临主流社会认同缺失的问题。
就像段威廉一样。
自他们出生开始,他们的父母的就希望孩子长大后能顺顺当当融入漂亮国主流社会,在中上层有一席之地,故此华夏人的家庭通常都极重视孩子的教育,有些父母辈英语较好的,在家都不讲中文,他们要把孩子培养成彻底漂亮国化的。
渐渐汉语消失,完全被英文取代。
对ABC来说,汉语只是父母亲的家乡土话,他们自然更愿意讲漂亮国话。到中学阶段,香·蕉人就逐渐定形了。
当他们进入大学后,问题就来了:尽管他们的英语说得同漂亮国人一样好,甚至还更好——由于华夏家庭重视教育的缘故。
但在漂亮国青年的眼中,香·蕉人依然是外国人,难以建立起关系较密切的朋友圈子。这种圈子多半仍只局限于香·蕉人之间,难以融入漂亮国等当地社会,夹在中间两边不靠,处境最尴尬。
段威廉对陈晋的冷笑竟然没有生气,而是苦笑道:“你以为,是我想改自己的名字吗?从小到大,我的父亲告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华夏人争口气,我的学习都非常好,但是有用吗?我在学校里还是经常因为身材矮小被欺负,因为口语不标准被嘲笑,因为力气不大被欺负,参加集团活动的时候被排挤,就算上了大学,还是被别人看不起,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华夏人。”
陈晋没有说他的问题,而是指着比赛场上问道:“你觉得,林阿明他们能赢吗?”
段威廉摇了摇头:“赢不了,差距太大了,而且是全方位的差距。”
“《田忌赛马》的典故听说过吗?”
“听说过,不过这不是一回事吧?篮球这种竞技体育,最根本的还是实力,一力降十会,你应该也听说过吧?”
段威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