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给发改委苗主任打了个电话。”
李达康开门见山,语气沉重,“沟通了一下项目的事情。那边的态度...比较明确,更倾向于黄江。
我也尽力争取了,希望他们能再来京海看看,但苗主任的意思是评审依据已经很充分,暂时没有这个安排了。”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给苏哲消化这个消息的时间,然后语气转为安抚:“苏哲啊,这件事,我看...大局已定,我们也要有心理准备。
这不是你的问题,更不是京海市工作不到位。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这一点,省委省政府,我李达康,都看在眼里。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努力了就一定能成的,其中的因素很复杂。”
他加重了语气:“你千万不要有思想包袱,更不能因此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京海市的一大摊子事,还指着你呢。省里这边,你放心,我会把情况向瑞金书记说明,也会在必要的场合强调你们前期工作的成效。你的能力和成绩,不会被埋没。”
电话那头,苏哲沉默了几秒钟,才开口回应,声音依旧平稳:“省长,谢谢您。
还让您为了我们京海的事情,专门去打这个电话。您说的意思我明白,请您放心,我苏哲不是输不起的人。
项目成也好,不成也罢,该做的工作一样不会落下,京海的发展步伐绝不会慢下来。也请您和省委放心,我能调整好心态,处理好后续事宜。”
“好!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李达康的语气明显欣慰了不少,“我就知道,你苏哲是能扛得住事、经得起风浪的!那就这样,有什么情况,我们随时沟通。”
“好的,省长再见。”
挂断电话,苏哲拿着话筒,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却又带着点玩味的笑意。
别人都觉得他此刻应该沮丧、失落,甚至需要上级领导来安抚情绪。可他心里清楚,这场博弈,远未到结束的时候。他们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
几天后,燕京。
国家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专家评审会现场。
气氛庄重而略显沉闷。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前,坐满了来自能源、海洋、工程、经济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和发改委相关司局的领导。
发改委主任苗正岩坐在中央主位,面色严肃中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从容。
各省市的汇报队伍依次排在侧后方等候区,气氛微妙。
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这次评审更像是一次走过场的程序,最终的结果早已在之前的层层博弈和苗正岩的黄江之行中暗示得明明白白。
很多人脸上带着例行公事的平淡,甚至有些懈怠。
汉东省省长李达康亲自带队,坐在靠前的位置,苏哲和京海市发改委主任张朋飞等人坐在他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