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经济类蔬菜(2 / 2)

他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在田边的一棵树下坐了下来,点燃一支烟,装作歇脚的样子。没过多久,一个背着喷雾器、皮肤黝黑的老农从田埂的另一头走了过来。

“大叔,歇会儿啊。”林纾主动搭话,递上了一根烟。

老农摆摆手,咧开一口黄牙笑了,“戒了戒了,娃不让抽。”他放下沉重的喷雾器,坐在林纾旁边,用粗糙的大手擦了把汗。

“这地……是您家的?”林纾指着那片玉米地,随口问道。

“俺哪有这本事。”老农摇摇头,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意味,“这是西郊村李大壮的地,俺们都叫他李大能耐。他把这地转包给俺的,一亩地一年给俺三百块钱,让俺随便种种,是荒是收他都不管,只要别让地光着就行。”

“三百块?”林纾心里咯噔一下,这价格低得离谱,几乎等于白送。

“可不是嘛,”老农叹了口气,“这‘鸡肋’地,白给都没人要,种啥啥不成。也就是俺们这种老骨头,闲不住,随便撒点种子,秋上能收个几百斤玉米喂鸡就成。李大能耐说了,只要俺们帮他‘看着’地,年底每家还能给一袋白面。”

林纾的心头雪亮。李大壮这招“一箭双雕”玩得实在高明。他用极低的成本,雇佣这些老农为他“养”着这些劣地,既能应付上面偶尔的检查,造成“土地没有抛荒”的假象,又能将自己从繁琐的耕种中彻底解放出来,专心做他的“资本运作”。

他与老农闲聊了几句,又看似不经意地问起农机的事。

“大叔,像这种地,你们平时用啥机器整啊?”

老农笑了,指了指不远处自家院里停着的一台小巧的手扶拖拉机,“就那玩意儿呗,宝贝疙瘩。李大能耐那合作社里倒是有大家伙,拖拉机、收割机,跟个铁疙瘩山似的,可谁见过下来耕过地啊?都当宝贝似的供在仓库里,听说上头来人检查的时候才拉出来亮亮相。”

这番话,如同一把钥匙,彻底打开了林纾心中最后一道锁。

接下来的两天,他几乎跑遍了李大壮名下所有登记在册的地块。在杨家湾村,那片被申报了大型收割机的“菜地”,如今正被几个村民分割成小块,种着各家的葱姜蒜苗;在刘家铺,一块号称“高产水稻田”的地,实际上大半已经成了芦苇荡,只有靠近水源的一角被人开垦出来种了点莲藕。

所有的情况都惊人地一致:良田被高价转包,劣地则以极低的成本“托管”或干脆任其荒芜。而李大壮合作社名下那些崭新的、享受了高额补贴的大型农机,则如同被圈禁的巨兽,静静地趴在西郊村村委会旁边那个上了锁的大仓库里,从未真正踏足过它们“应该”耕耘的土地。

所有亲自种地的农户,用的无一例外,都是自家购买的小型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