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反应让林纾更加确定其中有问题 —— 如果真的没关系,王建国不会这么紧张。林纾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警服,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先好好反省,把你知道的都写下来。我们还有事要办,晚点再来找你。”
走出农机站,李佳立刻问道:“林副支,你怀疑李村长也牵涉其中?”
“很有可能。” 林纾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李家村方向,“王建国提到李村长时,眼神躲闪,明显是在隐瞒什么。张大海能这么顺利地虚报补贴,说不定有李村长在背后撑腰。我们得去李家村看看,不过不能穿警服,免得打草惊蛇。”
两人驱车回到镇上,找了家服装店,林纾换了一身灰色的休闲装,李佳则穿了件浅蓝色的连衣裙,看起来就像一对下乡走访的普通工作人员。
林纾将警车远远停在李家村村口的老槐树下 —— 刻意避开了村口老人的视线。副驾上的李佳已经将笔记本塞进帆布包,手里攥着提前准备的 “农业调研” 问卷,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推开车门。
刚走没几步,一阵混合着泥土与稻穗的清香就飘了过来。林纾顺着香味望去,村西头一片开阔的稻田突然撞入眼帘 —— 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秸秆,在风里掀起层层波浪,稻叶上还挂着清晨的露水,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这片稻田的长势,比沿途看到的其他农田要好上太多,稻穗更饱满,行距也格外规整,一看就是精心照料过的。
“这片田长得真不错。” 李佳也注意到了,忍不住停下脚步,“比我们昨天在东风乡看到的那些农田,品相好太多了。”
林纾没说话,脚步却不由自主地朝着田埂走去。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稻穗,饱满的颗粒硌得指腹发疼。作为在城郊长大的孩子,他对庄稼不算陌生 —— 这样的长势,要么是农户经验丰富、下足了功夫,要么就是有优质的种子和充足的肥料支撑。可李家村只是个普通乡镇,家家户户的农田大多零散分布,能有这样连片、高产的稻田,实在有些反常。
“老乡,您忙着呢?”
就在林纾思索时,一阵锄头挖地的 “噔噔” 声从田埂另一头传来。他抬头望去,一个穿着蓝色粗布褂子的老农正弯腰除草,裤脚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新鲜的泥土,草帽檐下的脸被晒得黝黑,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
老农听到声音,直起腰转过身,看到林纾和李佳,眼里露出一丝疑惑:“你们是?”
“我们是市里来做农业调研的,想跟您了解点情况。” 林纾笑着递过去一瓶矿泉水,语气温和,“看您这片田长得这么好,想问问您是怎么照料的?”
老农接过水,拧开喝了一口,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哪有啥诀窍,就是勤快点,多除草、多施肥呗。不过这田也不是我的,我就是帮人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