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抵赖,全在林纾的预料之中。
他没有急于反驳,只是静静地听着,像一个极有耐心的猎人,在欣赏猎物做着最后的、徒劳的挣扎。
整整一天的时间,专案组都在进行着这种看似毫无进展的“磨合”。直到第二天上午,当“老猫”团队将那份加密账本上的所有数据,与现实证据链条完成了百分之百的铆合之后,真正的“审判”,才正式开始。
林纾再次走进了汪哲的审讯室。
这一次,他没有问任何问题,只是将一台笔记本电脑,转过来,推到了汪哲面前。
屏幕上,是一个分屏画面。
左边,是“君临会”加密账本的界面,代号“账房”下面,清晰地记录着一笔“三月十五日,转入七百万美金,事由:南美木材预付款”的条目。
右边,则是东海银行内部系统的后台日志。日志显示,三月十五日,同一笔七百万美金的款项,在触发了系统三次“高风险资金来源”警报后,被一个拥有高级权限的账户,手动点击了“忽略风险,执行转账”。
而那个账户的登录ID,正是汪哲本人的工号!
汪哲脸上的血色,“唰”的一下就褪尽了。他那套关于“合规”、“审计”的专业说辞,在这两份并列的、铁一般的数据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林纾的指节,轻轻地敲了敲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每一声,都像重锤一样砸在汪哲的心上。
“汪主管,”林纾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我们技术部门的同事,还从你们银行的服务器里,恢复了一段被你删除的内部通讯记录。是你的助理在提醒你,这笔钱的来源有问题,而你回复了他四个字——‘照我说的办’。需要我,把这段记录也放出来吗?”
“轰!”
汪哲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刻,彻底被击穿了。他引以为傲的专业壁垒,被对方用更加专业的、无可辩驳的技术证据,从内部炸得粉碎!他瘫软在椅子上,金丝眼镜滑落下来,露出一双充满恐惧和绝望的眼睛。
同样的场景,在另外两间审讯室里,也接连上演。
面对陈立新,专案组直接出示了远洋集团内部的货运调度记录,以及他与孙宏富之间秘密通话的录音。录音里,他得意洋洋地向孙宏富保证:“放心,那批‘钻石原石’,我已经让它变成‘工业玻璃碴子’了,海关那边我打过招呼了,绝对万无一失!”
听着自己熟悉的声音从播放器里传来,陈立新那张嚣张的脸,瞬间变成了猪肝色。
而对付刘铭,证据则更加直观——一份由他亲笔签批的、将一个本该被枪毙的废弃工业园项目“起死回生”的红头文件,以及一份银行流水,显示文件签批后的第二天,他妻子的账户上,就多出了一套位于海南的豪华海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