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底(1 / 2)

天下宝鉴 狐狸的茶 5480 字 11天前

夜,十一点。

平时到了这个点儿,北郊古玩城早已冷清得没什么人,哪怕有几盏路灯,也依旧会让人觉得一片漆黑。

或许是灯会的原因,这里今儿却是热闹依旧,当然,岁数大一些的人和孩子们,早已经回家休息,留下的,大多都是年轻情侣。

夜摊儿烟火不断,烤串的、铁板鱿鱼的、炒饼炒饭的摊子上方,持续冒着带着香味儿的烟气。

摊贩们满脸笑容,一个烤鱿鱼的大爷咧着嘴,露出满口黄牙笑道:“今儿灯会到十一点,但我们能摆到凌晨四点!”

古玩城周围的一些小店,也趁机开了宵夜。

当然,灯会就一天,他们不至于开设什么新的宵夜品类,不过是继续卖着自己的招牌美食而已。

一家名为二哥齐鲁大包子的店里,罗旭拿着包子使劲咬了一大口,旋即有滋有味地嚼了起来。

“真瓷实啊,雷子,你多吃俩!”

于雷没抬头,咬了口包子,又低头秃噜了一口煮方便面,同时点了点头。

看着二人的吃香,蓝颂露出些许怪异的神情。

“这包子……好吃?”

“好吃啊!”罗旭道。

蓝颂只咬了一口,便放了下去:“一口不见馅儿啊。”

“解饱!”

罗旭却吃得津津有味。

这时,老板又端上了两个凉菜,一个是拌三丝,一个是炝腰花。

“老板,拿瓶二锅头!”蓝颂道。

“好嘞!”

上了酒,蓝颂便倒上了一杯,随后又给罗旭倒上了。

他夹了一口腰花放在嘴里,缓缓点头:“这腰花儿还行,大旭,你尝尝!”

罗旭立马夹了一筷子,混合着包子一起嚼着。

“嗯,好吃!”

“好吃个屁!你混着那大厚包子皮,能吃出个蛋的味儿来!”蓝颂白了一眼。

说完,他喝了口酒,然后又夹了一口拌三丝,缓缓道:“不敢说天州的包子最好,但我还真是最吃得惯,半发面,有油儿,皮薄但嫩乎,尤其三鲜的,每个里面必须见食指粗的整个大虾仁儿!”

听到这话,罗旭笑了笑,端起面前的一碗鸡蛋汤喝了一口,将嘴里的食物送了下去。

“的确,齐鲁包子跟咱天州的包子区别很大,主要是因为早年间不同地方的人,吃饭的目的都不一样。”

似是先前一个大包子垫了底,罗旭这才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齐鲁也好,三省也罢,还有豫省一些地方,包子都很大,皮厚,馅儿有大有小,看似不精致,但当地人多劳作,实打实的农民和工友,他们吃饭讲究的就是一口进去要瓷实,要解饱,不然怎么顶得住劳动?”

“天州则不同,自打清朝、民国这就是玩儿的地方,来这里的都是各地漕运老板,你给他们吃这个,那肯定行不通!”

罗旭一笑,替卖大包子的兄弟辩解着。

“所以天州包子能夹起来就酒,这一点和灌汤包、小笼包其实倒有些像,品之美,吃其味,但看似讲究,你给当年的劳动人民吃,人家还会说,不瓷实,不解饱呢!”

听到这话,蓝颂使劲白了罗旭一眼:“这些我也知道,用不着你教育我,我就说个口味问题,你那么多话,就非得说你蓝叔不懂民间疾苦?”

罗旭忙笑道:“那不敢,就说这意思,老板一屉一屉蒸包子不易,您别挑着挑那的,您试试咬一大口,馅儿还行呢!”

蓝颂懒得搭理,点了根烟,凑近前道:“小子,跟你说点正事儿,你今儿和几个前辈去泰山居了是吧?”

一听这话,罗旭立刻露出一脸无语:“叔,您这是从未放弃监视我啊!”

蓝颂摆了摆手:“我没那闲心,但这古玩江湖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得了吧您,我今儿刚去完,您就知道了,这是透风的事儿吗?这是您把我们家墙砸了啊!”

罗旭些许不满地放下了筷子。

蓝颂反倒是笑了笑:“你也甭来劲,我可以明摆着告诉你,的确有人跟你,但不是我。”

“嗯?”

罗旭不禁些许警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