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植一道。
李无忌修持从未荒废过,不管是在灵道城,还是枯阴山脉。
这一道,才是他最为擅长的。
要创金丹功法,他便自然想到了自己的灵植之术。
只是。
唯有天地二阶,才算是正式涉足了大道,玄黄二阶,则只是接近。
要想创造出一道灵植功法,如同三身灵藤这般,将玄灵牧植化为自身本能,壮大本源道境,以他的玄阶灵植师眼界,还是差了些。
有了这一卷地阶灵植师的道书,才算补足了资粮。
那道书展开间,便有一道身影,沉浮于天地间,释言天地大药。
“地药,乃是乾坤所诞,受天地造化,灵秀而出。唯有大道内蕴,宝药才成。
药形虽重,唯内植大道,才堪为宝珍。。。”
地阶灵植师的这一步,就不再是种植固有的灵药了。
反而是宝地洞府,更为重要。
灵药乃是汲取地气以及各色灵秀之气而成。
若是一处仙境福地,却未曾诞生大药。
便是由地阶灵植师,点化其中的植物,令其渐渐成为此地天地所钟的那一株灵药。
便可突破玄阶,涉足地阶灵药培育。
以己心,代天心培育。
灵植师眼前已无药田,放目望去,天地灵秀所在,便是一座座药田。
地阶灵植师,也就偏向了两种育药之途。
一种,寻觅灵秀之地,点化灵植。
第二种,则是外觅天材地宝,直接点化此方天地,化为灵秀之地。
前一种灵植师,往往是需要寻觅灵地所在,而此等地盘往往已经有主人,灵植师要么和其相合,一起催生地阶宝药。
要么就侵占灵地,往往为魔道所取。
灵地一旦诞生宝药,其中灵秀化为药性,往往需要许久才能恢复。
因此也是难成。
大宗便往往是培育后一种灵植师,外采天地之精,以种灵地。
灵地再点化灵药。
先种灵,再育药。
着下道书的这一位,便是丹鼎宗的一位灵植大师。
所种灵地,名为“郁木”。
读下他的道书,亦算是承继他的一部分灵植之道。
静室当中,李无忌放下这一卷道书,心中再无疑虑。
人身亦如天地。
只需在内天地中点化一处处灵秀,便可蕴生仙身道体,从而养出自身大道。
大道如宝植。
灵药千年不枯,宝药驻世不毁。
以灵药采撷天地,不拘身在何处,都能根植天地之间,随天地之道而变化。
不强取天地精华,反而令天地来钟。
宝药所在,大道繁茂滋生。
此乃仙道正途。
而灵修,身边往往就有这么一株天然的宝药。
此法,人身为天地,为灵地。
养灵兵为大药,亦是另一重相辅相成。
有了创法灵思,李无忌也就潜心推演。
偶尔画符种药,所换灵石,也都换成了各种灵植法。
要多,要全。
不需要多精。
天宫演法台前,更是常见李无忌出没的身影。
至于论道之地,仙篆道号的【终南】大修,更是常常活跃在创法之地。
演法修士中,当然有一部分修士,也是热衷创造独有道法的。
相互论道间,李无忌的思索,亦是渐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