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瓦拉加居崰地的蜥人卵没有彻底清除,蜥人的数量仍会如潮水般源源不断的增加。
——
这段时间,瓦拉加居崰地的四十七团气氛变得格外热络。
每天的一餐魔法稻,成了士兵们最期待的时刻。
起初,他们只是执行命令,机械地排队取食,毕竟命令就是命令。
但很快,有细心的战士发现自己的气力变多了,连日训练后的疲惫感也不似从前那样沉重。
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军团的氛围悄然改变。
越来越多的士兵在闲暇时自发前往开垦农田,甚至还有人开始研究水渠如何引流更高效。
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清楚:这片农田里的魔法稻,是他们变强的钥匙。
而安格对此,并没有刻意制止。
他看得很清楚——士兵们自愿开垦农田,不仅能解决土地开发问题,还能顺带提升军力,这种“自我强化”的动力,正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当下,缺乏魔法药剂的支援让气力修炼变得格外艰难,能稳步提升实力的手段屈指可数。
魔法稻的出现,无疑成为了安格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
它不仅能增强战士的气力,还能温养魔法师的精神力,更难得的是,无副作用、产量高。
魔法稻成了最理想的战略资源。
可惜的是,到现在安格麾下除了骑兵团是由真正的附魔武装战士组成外,四十七团绝大多数士兵还只是高级战士侍从。
十万人中,真正达到一级战士标准的不足七百人,其中还包括半人马骑兵。
撇开这些半人马骑兵的战力,安格手头能用的一级战士不到五百五十人,并且这五百多人大多还担任着中层军官,分散在各个营区,难以整编。
一级战士的数量远远不足以构建一支成建制的附魔武装战士团。
对安格来说,这是他最大的短板——没有足够强硬的兵团,他就没法在帝国的权力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
他明白,想要翻身,必须从根子上做文章。
因此,他计划扩大魔法稻的种植和分配比例,用时间换实力,让更多战士突破瓶颈,一旦突破,便立即给予附魔武装支援,这样才能逐步打造出真正属于他的精锐部队。
这一切,外人并不知情。
他们只看到一个年轻的新贵在边地苟延残喘,不配与那些传承数百年的大军团或老牌贵族相提并论。
尤其是一些老资格的贵族军官,更是私下冷笑安格只是“临时的守城子爵”。
直到不久前——安格在瓦拉加居崰地成功阻击蜥人大军的消息传遍边境,才让一些人开始重新评估这个年轻人的分量。
冒险者和猎魔者的脚步比任何驿站更快。
他们把消息带回了阿姆纳地,也带到了威尔要塞。
同时传开的还有阿姆纳地城和四十七城的魔法有轨车。
人们第一次意识到,那个他们曾嗤之以鼻的“安格子爵”,似乎真的在做出一番新格局。
农民的嗅觉也向来灵敏。
只要有土地、有饭吃、有可能出头,他们就不会在意城主的姓氏。
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朝瓦拉加居崰地聚集——加入安格治下,参与开垦,换取安身立命的机会。
在普里和埃利斯换防前,三人再度出击,联手发动空中轰炸,狠狠削减了蜥人的残余力量。
蜥人大军的数量锐减至不足以威胁边境的地步,短时间内他们不可能快速恢复元气。
几天后,艾伊沙抵达瓦拉加居崰地。
她没有立刻前往安格的军营,而是绕着周边巡视了一圈——这片新拓展出来的土地,尽管仍显荒凉,却隐隐透出一股勃发的生机。
等她推开指挥帐的大门,看到安格时,脸上已是带着笑意。
“哥哥,恭喜你又多拿下一地。”她语气轻快,眼里满是骄傲。
安格只轻轻一笑,未作回答。
“哥哥,现在有人想把领地选在瓦拉加居崰地,但他们不敢。”艾伊沙放下手套,走近几步,“在我来之前,就有好几波人找过我,通过各种关系套话,他们想知道你有没有把握守得住这里。”
“守得住。”安格语气坚定,“乔吉他们授勋之后,就让他们把封地选在这里。瓦拉加居崰地的土地极其肥沃,特别适合种魔法稻,这样的宝地,尽量别落到别人手里。”
艾伊沙点了点头,却有些迟疑:“你要我把这个消息传出去?”
“传。”安格不假思索,“你回去告诉昆蒂娜,让她把‘安格子爵血战瓦拉加居河西,艰难防守’的事情大肆宣传。让那些人知道,这片土地是危险的,没有价值的。”
“哥哥,你真的是一点面子都不要了。”艾伊沙眨了眨眼,语气里是调侃也是一丝心疼。
“面子能当饭吃?”安格笑了笑,“我们不是那些传承悠久的贵族,多争点利益没错。”
“那……阿姆纳地城到瓦拉加居崰地的铁轨,要不要开建?”
安格沉思片刻,语气转为坚定:“开始修吧。等轨道建成,这里就不是一个前哨,而是一座交通枢纽。到时候,我们就要在这建立一座真正的要塞。”
兄妹俩又聊了一些家常,谈及母亲、艾达的情况,还有艾伊沙近来在阿姆纳地的一些见闻。
夕阳落下山头时,艾伊沙离开了指挥帐,她肩上的任务不轻——她要把安格的决定一字不落地带回去,交给昆蒂娜执行。
安格目送着她的身影在天空中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