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正熙帝又将目光投向远方,似是在自言自语:“罢了,如今拿到了朕想要的,且再看看那丫头还敢怎么挑战朕的威严。不过,她毕竟是以下犯上,让人如此捉弄,也该给她些教训了。”
话音刚落,一阵微风拂过,吹动了殿内的纱幔。
随着瓦剌天罚的消息传来,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陛下,此次天罚实乃罕见,瓦剌局势动荡,此时和亲,恐非明智之举!”一位身着绯色朝服的官员率先站出,双手抱拳,言辞恳切,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他的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众多官员纷纷附和。
“是啊陛下,和亲之事关乎两国邦交,如今瓦剌天灾横行,局势未明,这和亲之路,怕是布满荆棘。”又有官员高声说道。
甚至有人暗中撺掇御史,企图让他们上书取消这次和亲成命。
然而,御史们岂是轻易被左右之人?
他们背后大多有位高权重的阁老或是尚书撑腰,在这些大佬没有表态之前,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想要煽动御史,简直是痴心妄想。
与此同时,另一派声音也在朝堂上逐渐响亮起来。
“陛下,当下瓦剌遭此大难,正是我大庆的绝佳时机!”一位中年官员满脸通红,情绪激动,挥舞着手臂说道,“我们应立即着手收买人心,派遣使臣带去物资援助,趁机插手瓦剌事务,离间瓦剌与鞑靼的关系,如此,稳固我大庆边疆!”
这番言论一出,不少官员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就在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之时,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高高在上的正熙帝,等待着这位帝王的决断。
正熙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平静,深邃的眼眸中看不出一丝情绪波动。
他静静地听着群臣的谏言,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充满威严:“和亲队伍继续推进,不得有误!”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讶与疑惑。
谁也没想到,在这局势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正熙帝竟如此迅速地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