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说着就喝了一口茶,对皇后说道,“所以你就得让他有无数的教训,这老二之后才不会心思活跃,之后才不会想着这些有的没的,还是让他多多得到教训才是啊。”
皇后点了点头,一下子就明白了太后的意思。
“那我们之后该如何办?”
“当然是让老二非得去就藩了,看看这赵萋萋跟着不跟着去,他要是不去就藩的话,那赵萋萋定然是跟着了。
可是我们如果非得让老二去救藩,那赵萋萋要是不跟着,那这事情则是有意思多了,到时候你就瞧老二他该如何想吧。”
“行,我知道了。
母后。”
皇后点了点头,就在宫里头和太后聊了一会儿。
之后,太后便笑呵呵地对着皇后说道:“平安前两天给哀家来信了,平安说在楼兰那边待得特别好,而且楼兰那边还有臣子帮着他,总不至于让他一个人孤零零的。”
“唉,这孩子一个人回到了楼兰,哀家之前还想着他若是处置不好楼兰的事情该怎么办?毕竟那边......说不定还有达达瓦残余的旧部呢,但是没想到平安跟哀家说,他已经将达达瓦所有的旧部全都杀死了。”
“他就说是咱们周宋皇帝的意思,这孩子还真是够机灵的。”
“毕竟周宋和楼兰两个地方打仗,杀些达达瓦的旧部倒是也正常,若是说平安自己杀的呢,他们定然是会不同意的,但是若是说是皇帝杀的,那底下的大臣也不敢说什么。”
“那会不会将这件事情都赖在咱们陛下身上?之后若是周宋和楼兰打起来怎么办?”
皇后却有点担心:“这会不会挑起和咱们周宋的战争啊?”
“这倒是不会。”
太后笑着摇头,笃定地说道,“平安这孩子是我瞧着长大的,他绝对不会如此忘恩负义的。”
“而且楼兰这个地方如何能打到周宋来?你放心就是了。”
“看来母后很喜欢平安小殿下。”
“那是必须的。”
太后笑着,她喝了一口茶水,说道,“虽然我当时收留平安,是因为我知道他是楼兰的王子,但是还有一点......平安这孩子的确是十分知恩图报的。”
“你瞧,当日他受过荣宝王妃一饭之恩,而且当时咱们长安大长公主也在旁边,所以我们十分喜欢长安大公主和咱们荣宝王妃,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平安这孩子的确知恩图报,从来不是忘恩负义的小家伙。”
“明白。”
皇后连忙点头对着太后说道,“那平安此举倒是解决了很多麻烦,要是那边有内乱的话,陛下恐怕也会焦头烂额。”
“毕竟这两边刚刚战争结束,要是再起战争,必然会让陛下分神啊。”
“是啊,皇室的事情都已经够皇帝忙的了,更何况还是前朝的事情,那更加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