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连接现在与未来的通路(七)。(2 / 2)

重生之似水流年 苍山月 13961 字 2024-02-01

于是,往前面一站,第一句话就差点没把廖凡义吓了一个跟头。

“节省时间,各位坐一天也听了一天了,概述这些就没必要说了。趁着还有精力,具体问题,我们具体解答吧!”

廖凡义又想找刀了。

千叮咛万嘱咐你别搞砸了,有你这么没礼貌的吗?

下面的老爷爷们也是一愣,相视一笑,调侃起来:“这小孩儿,还挺懂事儿!”

你还别说,确实是坐了一天了,中午饭都是一边听报告,一边啃的盒饭。

有的老爷爷为了不错过数据报告,坐下就没动地方,水都没怎么喝,就怕上厕所。

至于齐磊这个人,更没什么惊讶之类的感叹。

对他的事儿,这些人比廖凡义、庞清方他们消息灵通得多,该知道的都知道,不该知道的也知道一些。

而且,来尚北的路上都惊讶一路了,现在早就过劲儿了。

既然这样,那大伙儿就不客气了,赶紧翻看一天的记录,其中一个率先发难。

“我来提第一个问题。”

“第四阶段的实验还没结束,我看不到数据,十六班的任务完成度是多少?如果现在做问卷,你认为,对倭国的好感度能达到多少?”

这位是庞清方的顶头上司,人大国关学院的院长。

所以他关心的,也是自己那一摊子的事儿,就是十六班有关倭国的任务进度。

齐磊皱眉想了想,“不超过30%。”

老爷爷一怔,“才这么低!?”

说实话,数据比他料想的要好上一些。他以为那些宣传小作文一发,会很难看的不到80%,也会很接近了。

齐磊则道,“不低了。第一,这是在东北,有天然的仇恨属性。”

“第二,实验开始时,问卷调查的好感度是4%!仅仅十七天,长了20%,您觉得乐观吗?”

老爷爷脸一黑,这小孩儿,意思是那么个意思,说话这么冲呢?

低头沉吟,“确实……不乐观。”

继续问道:“这个数据,和你设定的实验目标80%以上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点你怎么看?”

齐磊,“80%以上,是为第五阶段设计的。”说到这顿了顿,“如果有第5阶段的话。”

老爷爷皱眉,“第五阶段?你的意思是说,第五阶段可以达到80%?”

齐磊,“如果任务班愿意,可以到95%以上。”

老爷爷,“这可能吗?”

齐磊一笑,直视,“这位伯伯,在这个实验里,我们已经验证了很多个不可能。所以,别在说这种话了。”

好吧,老爷爷败走。

这孩子啥情况?谁招他了?

齐磊则是在底下默念,老爷爷对不起,不是不尊老爱幼哈!

“我来问第二个!”这时又冒出来一个,一个文史学家,关心的是十七班的任务。

而且,学乖了,不像之前那个那么磨叽。

“十七班预估一下数据可以吗?”

齐磊,“可以,10%撑死了。”

这位一听,直接就懵了。

好吧,刚想说才10%,可是一想上一个……我谨慎点吧,迂回战术!

“这个10%的数据,你怎么看?”

齐磊,“没什么看法,情理之中。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大部分人还是能保持清醒的,少部分人没有自我判断能力很正常。”

这位皱眉,“可是,这也和实验目标差了很多。第五阶段,你保证十七班能完成任务吗?”

齐磊笃定,“能!”再次顿了顿,又说了一遍,“如果有第五阶段的话。”

两次!!两次强调“如果”。

张路臣听得微微皱眉,从心理学上来讲,齐磊似乎在潜意识里排斥第五阶段?

可是,那个搞文史的却看不出这些,一听能办到,还有点不敢相信,“能到50%以上?”

却闻齐磊,“不!100%通过!”

“……”

好吧,他也想说不可能了,100%?年轻人太自信吗?

想直接问第五阶段的内容,你第五阶段要干啥?刀架脖子上投票啊?

可是还没等他问呢,却被另一个打断了。

“说说一班吧!”这次开口的是一个和蔼的老奶奶。

可是,你真当她和蔼,那就大错特错了。搞整体经济规划的,没一个和蔼的!!

笑呵呵地看着齐磊,“小齐是吧?一班你随便说说,挑你认为有用的重点,做个总结就行。”

齐磊一挑眉,这个是会问问题的。

朝老奶奶点了点头,客气了点:“一班的实验目的大家都应该清楚。”

“商品定价规则,就是越贵越奢侈的利润率越高,就是鼓励一班追求利润,模拟自由经济市场。”

“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一班赚了多少钱,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只报两组数据。”

“截止第三阶段结束,也就是颠覆前黑板的计划成功,开始收割期之前,全校5276个实验人员,平均存款是31.78元代币券。”

“这些钱的主要来源就是1.2.3阶段一共十天的日工资结余,加上点赞规则,以及实验人员购买点赞的代币券流通。”

“这是第一个数据。”

老奶奶点头。

齐磊继续:“第二个数据,是第四阶段截止昨天傍晚的数据统计,实验人员,平均存款……3块4毛钱!”

嗡的一声,会议室里登时陷入了议论之中,久久不能平静。

要知道,第四阶段也仅仅就进行了6天而已,学生们就把手里的钱花的差不多了?

白发老奶奶插手沉吟了一会儿,问向齐磊,“你是觉得,这个存款数额下降的太快吗?”

“对!”

老奶奶笑了,有心考校,“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更多的货币投入流通,这是好事,是经济活力的一种体现。”

齐磊一听,装傻还是真不知道啊?

也不废话,“那请您把关于经济流通和商品流通的数据汇总找出来,翻到最后一页。”

老太太皱眉照做,翻过去一看,登时眉头皱的更紧,凝重了起来。

对齐磊道,“说下去。”

齐磊,“截止昨天,奢侈商品的销售总额比较实验开始之初,暴增了1690%!!”

老太太,“嗯。”

咬牙沉吟,“这确实是个问题,你针对消费主义的软营销策略很成功!”

“然后呢?”

齐磊,“您再看看,果腹级的商品,也就是最便宜的三餐和便宜商品的销售额和最开始差了多少?”

老太太一看,登时一惊,脱口而出:“翻了四十倍!?”

齐磊,“是的,四十倍!也就是说,与实验之初相比,四十倍的人开始用果腹级的三餐来应付生活。”

嗡的一声,会议室陷入议论之中。

齐磊等他们安静下来。

“这说明,在消费主义和一班的大范围软宣传之下,不光消耗了5000多人的存款额度。”

“甚至很多人,已经开始用正常的支出来消费奢侈品,已经出现了透支消费和过度消费!”

“很多学生宁可吃5毛钱的白米饭不加菜,也要消费奢侈品。”

“这还是好事吗?”

老太太说不出来话了,陷入了沉思。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沉吟了好久,才和身边的另一个经济学家激烈的讨论了起来。

期间,其他人也问了不少其它班的问题,包括十四班前黑板唤醒的问题。

总体上来说,第四阶段的数据以及反应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

终于,之前问过十七班问题的那个文史学者再次发问。

你预计,“第四阶段什么时间可以结束?”

齐磊如实作答,“随时都可以结束,相关的实验数据都已经拿到了,而且很充分。”

那人再问,满眼期待,“那么,是不是说,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第五阶段了?”

此言一出,会议室瞬间安静,所有目光集中到齐磊身上。

有人甚至迫不及待,“第五阶段到底是什么!?”

前四个阶段,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劲爆,他们很期待第五阶段又能带来多少惊喜。

而齐磊被问到第五阶段,下意识看向了老秦。

是的,第五阶段马上就可以开始,只不过,齐磊在挣扎。

他曾经对老秦说过,关键时刻,需要他来喊停。

因为,齐磊已经停不下来了,到了这一步,好不容易到了这一步,他想展现的更多。

好不容易打开了一个现在和未来的信息通路,他要尽可能的拿出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无价的。

而廖凡义他们,包括会议室里的学者们,也是停不下来的。

这个实验太有价值了,现在每出现一个新的现象、新的数据,在他们眼里也是无价的,对未来的学术研究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能喊停的,只有老秦!

齐磊就这么看着老秦,老秦也看着他。

他在齐磊眼睛里读出了渴望,他渴望第五阶段。

但是,也从齐磊眼睛看出了,在内心深处,其实是需要他喊停的。

是的,他很矛盾!

他想停,但又不舍得停。

老秦怎么判断?他要怎么替齐磊来做这个决定?

看似老秦也会难以抉择。

而也许齐磊不知道,最停不下来的,就是老秦!

他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当然想拿更多的数据,验证更多的突发情况。

无论是身处的位置,还是个人的情感,都无比渴望看到第五阶段。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内心挣扎,老秦也只是淡淡的一笑,犹豫都没犹豫。

“停吧……没有第五阶段了。”

齐磊既然能和他说出这种话,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后果是齐磊不想见到的,是严重的!

而在这个用人来搭建的模型里,能有什么是齐磊觉得严重的呢?

只有人!!

他得喊停了,不需要犹豫,人最大。

老秦声音不大,但却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除了几个上面的代表,所有学者都看向老秦,一脸不能相信,“为什么!?这么关键的时刻,不能停!”

他们是不知道的,也许就算知道了,此时也是不冷静的,被学术冲昏了头脑。

而齐磊……

齐磊差点虚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