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凡义能想到的解释就是,“资本介入传播领域。”
至于能产生什么影响,那就不是他们能想到的了,毕竟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而齐磊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催化。
催化模型,更贴近后世的网络环境。
要知道,光有齐磊这一个网红是不够的,他自己骂自己目的其实就是打个样儿,让别人知道怎么走红。
他要造星,制造一批网红,成为流量焦点。
接下来的日子,齐磊说到做到,只给四个任务班提了两个概念,就不再参与,专心经营他的网红【神经病儿】。
而且,齐磊也有意地减少在实事上做出评论,完全脱离开主流体系,每天写一写短篇的小故事,发一点后世老掉牙的段子。
比如:“看电视的时候,突然出现广告并不算可恶,真正可恶的是,漫长的广告过后,等来的却是片尾曲。”
……
“特别能吃苦”这5个字,我想了想,我只做到了前四个……
……
上午肚子饿,看见同桌桌上有瓶酸奶,想都没想就喝了。
一会儿同桌来了大叫道:“我的洗面奶怎么不见了?18块啊!!”
哥没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向厕所,一顿抠嗓子,老难受了。把东西拼命地吐,直到吐出酸水。
好不容易吐的差不多了,眼泪叭嚓滴回到座位上时,同桌抱着一个瓶子说:“吓死我了,洗面奶滚到桌子下了,我的酸奶怎么又不见了呢?”
哥心里直骂:你奶奶个熊滴,喝你点酸奶把人往死里整!!
……
像这种搞笑有内涵的段子,吸粉蹭蹭的。
而当第二阶段规则公布,【神经病儿】成了名人,开始大量吸金的时候……
利益的驱使,又使得一部分有能力的普通人,开始模仿神经病的走红模式。
渐渐的,大批草根红人、流量焦点开始出现。
完全遵循了市场规律。
这些流量焦点,也在逐渐的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与【前黑板】并行的,具有传播属性的生态!
只可惜,廖凡义那几个学者的焦点还在前黑板的争夺上,并没有对后黑板的草根红人们倾注过多的关注。
那边,四个任务班已经让廖凡义带领的十四班,折磨的欲死欲仙了。
首先,一班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终于开窍了。
她们之前那种广告打出去,一点新意都没有,基本没效果。
那怎么办呢?当然是听取专业意见,开始改变策略。
广告词换成了,【精彩人生,从澳洲牛排开始。】
表面上看,和【品味精彩生活……你们还在等什么】没啥区别。
可实际上,这里面学问大了去了!!
从广告营销的角度来说,原本那条只是倡导性的广告。而新广告词,则是一种“概念捆绑”。
天差地别!
把澳洲牛排和精彩人生绑定在了一起,人生想精彩,你就得吃牛排。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有很多,比如“脑白金”。
今年过节不收礼呀,收礼只收脑白金;今年孝敬咱爸妈,送礼还送脑白金;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它把送礼、过节、孝道这些传统观念和商品绑定。弄的就像,不送脑白金就不算过节、不算送礼、不算尽孝一样。
效果如何,看销量就知道了。
再比如,旺仔牛奶。
在那个年代,应该都看到一个广告:妈妈到学校接孩子,给小朋友递上了一瓶旺仔牛奶,然后同学们夸张大叫,“哇!!你妈妈好爱你啊!”
于是,旺仔牛奶就和母爱绑定了,不给买就是不爱,买了才叫爱。
这些可以算是隐性的心理暗示,甚至可以说是胁迫。
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但是却已经着了道儿。只能说,普通消费者在专业人士面前,永远是处于劣势的。
一班的牛排广告就是这个道理,概念绑定。不吃,人生都不精彩了。
他们甚至还给广告配上了图片,一张构图精美的图片。
也从这天开始,一班的高级套餐、豪华套餐销量,开始稳步增涨。
有人开始消费了。
……
二班的情况和一班完全不同,他们那边依旧是正常的报道。
只不过,高二二班有限公司开始不盈利了。
而宋小乐捐钱给二班设置的那个福利基金,也出现了问题。
二班班委会突然违反合同规定,把共管的资金200元,未经总经理宋小乐的同意,私自取了出来。
对此,宋小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二班班委会退还这笔钱。
就是一场扯皮的官司。
72个班对此也展开了评论,大多为宋小乐鸣不平。
二班的人都太不是东西了,人家捐的钱,你们还侵占?还有良心吗?
……
十六、十七两个班,依旧不愠不火。
还是任务太难,连帮助他们两个班的专家都无从下手。就算下手,也都让十四班给打回来了。
是的,不让发!
王学亮就写了一篇《为什么要倡议与倭国友好》的文章,里面没有什么激烈的言论,只是打了个擦边球,就给打回来了。
理由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牵强附会。
然而,齐磊依旧不着急。
发展期,其实就是一个各方试探规则、尝试有各种方法达到目的阶段。
这是需要过程的,也是在不断的试错。
齐磊不干预的原因就是,互联网也不是一天就群魔乱舞的,坏人也是需要过程,需要摸索的。
他当然可以自己下场,帮他们直接进化到终级形态。可是,十四班,也就是【前黑板】,也需要一个适应、防御的过程啊!
直接来大招儿,那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
但是,廖凡义他们已经不这么想。
之前,张路臣的提醒起了作用,所以几个老学究儿异常警惕,开始主动出击了。
首先,一班的广告下面,突然开始出现正面宣传语。
“精彩人生,从澳洲牛排开始。”
(图片)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下的生活条件,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享受奢靡的物质生活。)
嗯,老宣传语了。
对于二班的事儿,严密监控舆论。
指出,法律会给双方一个公正的评判,请大家理性看待。
……
至于齐磊那一条儿……
那条就随他去吧!
因为齐磊说过了,这条新闻就是一个验证传播学理论的实验项,他们也想看看还能有什么新花样。
……
就这样,四个任务班差点没哭出来,就不讲道理呗?
仿佛又绕回了之前的问题:十四班的权利太大,简直就没法玩!
再加上廖凡义他们就是不讲武德,还没怎么着呢,就下死手!?
对此,可把十四班美坏了。
二成子此时把郭志勇送过来的稿子甩回去,“重写!要要要要……要么就别别写了!”
“特么的岳岳老爷都敢诋毁,你你你你你们班都牲口啊!”
把郭志勇气的,“大橙子,你等实验完事儿的!!”
“你你你你你再骂?再骂一个字儿都都都,都不给给你发!”
“你大爷的!”
郭志勇走了,十四班全体瞩目礼,都觉得好笑。
三冰子嚷嚷着,“你们说班头儿咋想的?跟这帮二货一伙儿,找虐啊!”
大伙儿哄堂大笑,觉得三冰子说的挺对的。
大橙子甚至跑到徐小倩那儿去嘚瑟,“你你你,你说说班头得了,跟跟跟他们混啥啊?”
“赶赶紧回来得了!”
徐小倩一笑,拱火道:“那多没意思?你们加把劲儿,得让他输一回啊!”
大伙儿一听,也对哈,就没见过班头儿输过,这次就让他输!
感觉当这个“权威”怎么这么爽呢?
……
廖凡义他们在西校舍,此时也很得意。
陈教授哈哈笑着:“我看他们还能弄出啥猫腻来?全给你封死了!”
庞清方附和关注点在齐磊:“他还是年轻啊!被老张抓住了细节,这回没招儿了吧?”
说着又有点不确定,“应该没招了吧?这他要是还能想出办法,我就服他了!”
张路臣点头,“不太可能了!”
所谓一力降十会!路都封死了,你还能有什么办法?
“对了,两天没看着他了,这小子忙啥呢?”
陈兴福,“爱忙啥忙啥吧,严防死守,不给他留机会!”
而廖凡义又有点患得患失,“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说实话哈!”廖凡义还是冷静的,“咱们都清楚,十四班代表着什么。可是,扪心自问,在模型之外,现实里,我们的媒体能做到像现在这么警惕吗?”
几个人听罢,陷入了沉思。
廖凡义说的有道理,能吗?显然不能。
那是一个更庞大的系统,更复杂的环境,不可能每一条传播出去的信息都像现在这样,一个字一个字的甄别。
而且,是在知道四个任务班目的的前提下。
那……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你会针对一条广告搞思想宣传吗?会在与邻邦友好的情况下,严防个别言论吗?
不会的,任何人也做不到这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