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1章 《大明报》找差距(1 / 2)

王守政被打,里面的伙计出来阻拦,更是激起了大家的怒火。

他们还死不承认!

说什么他们买下了罗贯中小说的版权,纯粹是在骗鬼!

人家罗清平都已经是《明报》的编辑了,怎么会把他爷爷的作品卖给你们《大明报》?

要是这样的话,他能在《明报》当编辑?

把小说卖给竞争对手,《明报》岂能容忍????.biQuPai.

要知道,能够进入大明实业集团工作,是多少个梦寐以求的事情!

《明报》就是大明报业办的,大明报业就是大明实业集团的一部分!

因此,罗清平是《明报》编辑的事实已经证明,《大明报》的王守政在说谎!

不少人砸了外面的凳子不说,还冲到里面,把里面的东西毁了个稀巴烂。

王守政被打得头发散乱,鼻青脸肿,爬起来叫伙计赶快到衙门报官。

坐在楼上的王清选和晏云之本来就是官,但他们却不敢下去。

如此身份被人打了,说出去,不就成了笑话?

王守政的喊叫,让众人立马冷静了。

砸坏了不少东西,等衙门差役一来,抓住了就说不清楚了。

退钱没退成,到时候还得赔上一大笔钱。

不一会儿,围攻、围观的人们走了个干干净净。

王守政坐在地上,呆呆地看着狼藉一片的屋里屋外,怎么都想不通。

“王大人,礼部王大人还有晏司业请您上去呢。”

伙计小心地来到王守政面前。

王守政还是国子监生,国子监是大明培养官员的地方,所以伙计平时都把王守政叫王大人。

王守政开始还觉得不妥,但喊得多了,也就听之任之,最后也习惯了。

反正有了礼部侍郎的照拂,谋个一官半职总是不成问题。

当然,前提是要把《大明报》办好!

不说超过《明报》,也不能被落得太远,最少不能赔钱!

因为礼部侍郎是最主要的投资人,赔钱的话,赔的是王清选的钱。

王清选家里虽然很富有,但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这下子如何交待?

王守政擦了一下脸上的血迹,整理了一下撕成条条的袍子,这才慢腾腾地走上三楼。

晏云之看到王守政的样子,有些恼火。

王守政是国子监生中头脑最为灵活的!平时为他出了不少好点子。

当初创办《大明报》,王守政是信心满满、信誓旦旦,说是一定要超过《明报》,要让《明报》二十年不赚钱。

这话说得太过、太狂了。

现在看,《大明报》不仅没人买了,还遭遇到退货退钱的危机。

能不能把《大明报》办下去都成了未知数。

王清选虽然很恼怒,但他却是挑不出多少王守政的毛病。

从整个运作过程来看,王守政做得已经很好了。

其中还有一些招数很是创新。

王清选的气已经消了,着急上火也不管用。

现在必须要把《大明报》办下去。

毕竟王清选曾对外宣称,有了《大明报》,《明报》二十年不赚钱。

只要办下去,就有希望。

如果就此停办,让《明报》二十年不赚钱的说法就成了一个笑话,要流传好多年。

哪怕是赔钱,也不能成为笑话当中的主角!

金钱对于王清选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名声才是!

“守政,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当前最重要的是,怎么把《大明报》办下去、办好!”

王清选吹开了浮着的茶叶道:“首先,要挽回声誉!卖出去的前三期,要退钱。”

“其二,我们要向《明报》看齐,就必须借鉴他们的做法。”

“云之,守政,你们再找几个监生,从罗贯中剩下的作品里挑选出来一部。”

“接着我们借鉴《明报》有奖征答的做法,来个有奖征集开篇词。”

“确定开篇词后,我们再找大儒,让他领头,组织一次诗词品鉴。”

“这篇小说之所以失败,并非是小说写得差,而是开篇词就没有气势,且没有大儒开场、镇场!”

宴云之听到此,拊掌而笑:“王大人所说极是,正中要害,切中肯綮!如此一来,我《大明报》翻身有望!”

王守政惭愧地低下头:“王大人几句话,如拨云见日,学生我茅塞顿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王清选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守政,不要气馁,打起精神,我们要和《明报》斗到底!”

王清选的话让晏云之和王守政大为感动。

本想着王清选要大发雷霆呢,谁知道满是鼓舞和激励的话语。

王清选不仅仅是激励,并且还看出来失败的原因。

是啊,从一开始我们就不如人家呀。

看看人家的《三国演义》,一出版就请来了内阁首辅方孝孺,现场给大家背诵和分析《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王大人说要换一篇小说,从头来过!

不用说,开头请谁来,王大人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