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长安新风尚(2 / 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那些江南士子个个心中一震,这般豪气,当得君子之称。

可是,光这一个褚遂良,真能修《隋史》?

“陛下已经着礼部和民部,邀请世家参与修史,还从内库调拨银钱,助褚遂良修史。”

好气魄!

没想到这李唐皇帝竟是如此决断,也不管世家如何去写,直接将此事安排下去。

先不管别人,就这满城的书生,看他们欢呼模样,已然归心大唐了。

这件事,可以看出,只要是真的做事情,大唐就敢真的用。不管你是寒门子弟还是高门士族。

这不正是这些书生所求的,公平吗?

“陛下还说了,要是有什么实用的谏言,可写成条疏,送于宫门外。”

又是一条让人振奋的好消息,这些书生,谁不想着自己的能力被当权者看到?

“轰——”

忽然,不远处,又是一片欢腾。

“民部衙门明日起,派专人受理条疏。被采纳者,有机会入民部观政。”

一条消息刚刚才传过来,那边又是一阵哗然。

“吏部,吏部收集改制的建议,所有人都可上书。”

……

那些江南过来的士子,不少人眼中有着光芒闪烁。这李唐,似乎真的不错,读书人好像真的有出头的机会啊——

“我们不如先找地方落脚,然后再做打算?”

那些士子商量一下,准备先住下。

“咳——”

一声轻咳,刚才给他们讲解的书生将他们的注意力引过来。

“哦,还没谢过兄台刚才的介绍。”

领头的那赵公子一拱手,有下人捧出一把铜钱,少说也有上百枚。

那书生看一眼,眼中犹豫一下,又摆摆手,笑眯眯道:“诸位,刚才我解说的可还满意?”

见众人点头,他伸手从怀中拿出一叠纸来。

“诸位,这任务纸,想来,你们也感兴趣了?那介不介意,先给我的任务纸上签个名?”

————————

这几日,大营中的辩战没什么大的波澜,主要是书生们都找到自己的目标,去“知行合一”了。

而今日,来的人更少,大多数人,都准备着明日去各个衙门上书呢。

“琪儿,你这法子,真是自己想的?”

韩啸拿着许诗琪写的条陈,有些不相信。

“怎么,你以为这世上,就你聪明?”

许诗琪俏鼻一皱,昂首道。

韩啸心道,幸好你没说:你以为这世上就你一个人穿越了。

因为,那条陈上写出的,竟是一个以百姓集体承包运输,组建运输队的计划。

这简直是后世运输公司的雏形啊!

韩啸看着俏丽的佳人,心中不禁感叹,这是在唐朝,要是在后世,定是个了不得的美女总裁了。

“快说说,我这想法可行得通?”

许诗琪赶紧催促,这想法不就是为了解决韩啸的难题吗?

韩啸点点头道:“想法很好,其实我们可以再扩散一些,不只是运输,甚至包括城里长安街的扩建和城外西山那些砖窑。”

他微微一顿道:“有一天机会成熟了,便是那些高炉承包出去,也不是不可能。”

“你真这么想?这法子有这么好?”

“当然,现在咱们就要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哼,螃蟹一点都不好吃。”

“那是你不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