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老婆奴??(2 / 2)

七零之辣妈当家 桃花露 11992 字 2024-01-30

薛明翊拿出所有的耐心,用捕捉电台信号破译密码的心神拼凑他媳妇儿零零碎碎的声音,破译她到底说的是什么。

林苏叶:“喂,你听见了吗?”

薛明翊:“听着呢。”

林苏叶:“省医院你有认识的大夫吧?我要带明春去看看。”

薛明翊:“明春的病情厉害了?”

他知道小妹的事儿,但是以往并不需要看大夫。

林苏叶却不好在电话里说小姑半夜起来打流氓的事儿,她道:“没有没有,我就是想领她瞧瞧,看看是不是好利索了。现在公安局说要扩招乡下公安,特派到各个公社来,明春说想去试试。上一次去部队,她好像受到影响,整个人比以前更懂事了。”

以前小姑还是比较幼稚的,时不时就说孩子气的话,去过部队以后就好很多。

她说完,问薛明翊:“你说行吗?”

信号不好,滋啦滋啦的薛明翊压根就没听全,他就听见她说明春,又说公安局又说特派,又说部队。

他最后听见她问行吗,他道:“你觉得行就行,我也听你的。”

林苏叶:“……”

后进来的陆东城差点石化,没想到日常冷峻不苟言笑的薛明翊跟他媳妇儿说话这么……

我也听你的,怎么也不像薛明翊这种冷硬的男人能说出口的话吧?

陆东城脑海里就蹦出一个词儿:老婆奴。

秦建民抱着手臂,懒散地靠在门口墙壁上,对陆东城道:“你离婚了吗?”

苏云兮在电话里喊要跟他离婚,虽然秦建民没亲耳听见,但是听人说了啊,啧啧,他这么好八卦的没当场听见,真是遗憾,不过他小兄弟听见也一样。

陆东城沉着脸,“并没有。”

那边薛明翊把霍主任的信息告诉林苏叶,让她去省解放军医院找他,不管有什么需求都可以和他讲。

林苏叶说完正事儿,就说家里一切都好,她带着孩子去住了几天娘家,又问秦建民好。

薛明翊:“他……”不等说呢,一直等着的秦建民就蹦过来,挤开薛明翊,笑道:“弟妹,我好得很,你们都好啊?”

林苏叶就和他聊几句,告诉他大军小岭都想他,小岭整天念叨给大哥写信呢。

秦建民就特别高兴,又问薛老婆子、小姑和莎莎好,“明春没想我啊?”

林苏叶笑道:“想呢,说和你打架过瘾。”

秦建民啧一声,“你们走了以后,我肋骨疼了好几天。”

薛明翊在一边听着,心里直冒酸水,他和媳妇儿打电话,信号不好没听清,这会儿秦建民说话倒是听得清清楚楚。还有媳妇儿和自己说话就公事公办,只说大事儿不和他闲聊,跟秦建民倒是闲聊得有滋有味的。

他看秦建民想代替他做总结陈词挂电话,就抢回去,“首都百货商店有很多好东西,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媳妇儿现在不跟他要东西不要钱,他都有点不习惯。

林苏叶正和秦建民说好玩儿的呢,突然又听见薛明翊的生声,她啊了一下,笑道:“别乱花钱,我们没什么需要的。”

薛明翊:“给你们买台收音机,也能听新闻、学习。”

之前他就说给家里买,林苏叶嫌还得买电池,太费电不划算,就不肯要。

一听说可以学习,林苏叶就答应,让孩子们和奶奶听听新鲜事儿,也好的。

反正现在家里有钱!

挂了电话,薛明翊握着话筒,站在原地安静地待了两秒钟,就仿佛话筒里还有她的回音一般。

他把话筒挂回去,转身看到陆东城,微微蹙眉,这人瞎凑什么热闹?

秦建民:“老薛,我听小岭说家里还没通电?”

薛明翊:“嗯。”

他们公社的铺电情况有点复杂,当初说城关公社靠着省城和县城,可以跟着一起把电通了,结果电线杆铺到公社,往各大队铺的时候其他县不乐意了。

因为公社通电,就意味着要耗电、耗费电线杆、电线等材料,材料有限偏远的县城可能都通不过去。

有人反对,就得先通其他县城,结果材料真的紧张,这边就只好搁置。

所以现在只有公社和大队部、薛家庄生产队部有电,其他社员家里以及大杨湾其他三个生产队都没电。

这是区委、县委的发展政策,就不是薛明翊一个部队军官能干涉的。

陆东城听见,笑道:“我恰好认识一个人,他转业后去的你们省供电局,如果需要我可以帮忙说一下。”

薛明翊:“不必了。”

地方发展政策到位薛家屯就会轮到,也没必要用关系走后门。

他要去图书馆看书。

陆东城热脸贴了冷屁股,有些没面子,原本觉得他帮个忙,大家关系缓和一下,谁知道薛明翊就是这么不同时务。

怪不得他姐说薛明翊看着又俊又强,其实就是个乡下土包子,死板木讷,不会来事儿。

林苏叶挂了电话以后心里很高兴,她明天就带小姑去省医院找霍主任。

薛会计偷摸瞅她,这一年这媳妇儿变化真大,和春天那会儿真是判若两人了。

春天的时候她还小心翼翼,畏畏缩缩的,这会儿就能熟练打电话,还知道信号不好,听听,还要去省医院呢!

他都没去过省医院!

嗯,省城他也没去过,没那个需要,也没机会,也舍不得车票钱。

林苏叶打完电话顺便让会计给开个介绍信。

薛家屯生产队备着公社、大队公章的信纸,只要不是回城、工作、举荐大学等重大问题,单纯在本省看病、探亲访友,生产队直接就可以给开介绍信。

林苏叶回家,刚到家门口就能听见小岭满含热情的声音,他正检查薛老婆子这几天的功课,顺便把自己新学会、领悟到的知识点告诉奶奶。

他毕竟年纪还小,领悟力、理解力还没有成熟,都是随着发育以及学习慢慢打开的。以前学的东西,当时死记硬背,并没有理解,过一阵子突然开窍一般发现“哦,竟然是这样的吗?真的好神奇!”

诸如此类的感觉就很多。

他感情饱满,表达惊讶也非常夸张,就把三间屋子都填得满满的。

薛老婆子的心也被填得满满的。

呜呜,她真的离不开俩大孙子哟。

看林苏叶回家,莎莎立刻把手里的江米条往她嘴里塞。

林苏叶咬了一口,对小姑道:“明春,你明天陪我去一趟省城呀。”

小姑正被小岭摁着学识字呢。

他给写了一段话“我叫薛明春,性别女,今年19岁,我来自X省X地区石门县城关公社大杨湾大队薛家屯,我长得很俊,我个子很高,我力气很大,我饭量很大,我富有正义感,我喜欢和坏分子作斗争,我要当公安!”

他让小姑先背熟认会。

小姑立刻把识字本往炕上一扔,满眼发亮,“好呀好啊。”

小岭顿时少了一个学生,他就把莎莎给抱过去,让她顶小姑的位置,但是瞅瞅奶奶和奶乎乎的妹妹,一老一小,很限制他的发挥,让他成就感顿减。

在姥爷家,有一屋子人,男女老少全都有,他也能点名、提问,很过当老师的瘾。

现在算啥?一个无条件对他吹彩虹屁,一个就知道吐泡泡敲木槌。

他觉得是时候扩展自己的学习班队伍了。

“妈,我大伯家几个姐姐都不上学的吗?”

林苏叶正准备明天要去医院带的东西,钱和粮票,介绍信还有户口本。她道:“是呀,你大姐也跟着下地,二姐做针线活儿喂猪做家务,三姐和小妹也要帮忙做饭喂鸡割草,没一个闲人。”

这年头能让家里聪明的孩子读书就不容易,更别说让家里孩子都读书,那是不可能的。

再者很多孩子自己也不肯读书,毕竟虽然读书看着轻快,可如果学不进去,坐在那里像个榆木脑袋一样,老师同学笑话,还花家里的钱被爹娘呵斥,那也没意思,所以大部分学不进去的孩子那是一天学也不上的。

这孩子聪不聪明也不需要去学校分辨,平时过日子、说话做事,也能看出来脑瓜子灵不灵活。

像薛明翊,小时候跟着人家学打牌,转眼就赢过人家,而薛老三看着嘴甜脑瓜子灵活,却是假把式,心眼子都在吃和偷懒上了。

大房几个闺女目前还没看到特别聪明的,也没有想主动学习的。

薛大哥自己就没怎么读书,对孩子的学习也不上心,孙展英就更如此。

如果让女孩子来读书,那就没有时间做家务,孙展英肯定不同意。

不过林苏叶也没把话说死,反正就是孩子闹着玩儿,就让小岭闹去。

晚上林苏叶补充了一下自己的小本本,娘家如今一切顺利,林婉丽那里也补充一下信息,把林婉丽从二线敌人归为普通亲戚,以后就不是敌人了。

她把这几天画的速写也收拾一下。

在娘家这几天她没有正儿八经地画画,但是速写画了不少,把周金锁、林父、周成才以及大军小岭和孩子们学习的场景都给画下来。

这相当于她的日记本,记录她的生活,不需要上色,直接按照时间顺序装订起来就好。

画本是她用画纸自己剪裁装订的,铅笔有绘画铅笔还有彩铅笔,这个比水彩水粉更方便携带。

第二天吃过早饭,小哥俩去上学,林苏叶让莎莎跟着奶奶。

薛老婆子之前的低沉颓废全然不见,又恢复了美滋滋的模样,带着莎莎去找老妯娌们纳鞋底。

大军小岭长个子明显,脚丫子尤其快。去年的棉鞋今年冬天就没法穿,必须得做新的。

林苏叶一直说夏天让哥俩穿草鞋省布料做棉鞋,村里孩子都这样,可薛老婆子不肯,宁愿自己冬天穿蒲袜也得给俩大孙子做布鞋。

她觉得上学的孩子就得体体面面的,穿草鞋不像话,尤其她宝贝孙子更得讲究。

林苏叶就随她去。

她背上挎包和小姑一起去坐车。

一出门小姑就习惯性进入保护林苏叶的角色,尤其火车站被抢孩子以后,她现在看陌生人都带着审视,只要人家多看林苏叶两眼她就觉得对方有坏心眼。